某日在盗版网站上津津有味的看着《盗墓笔记重启之极海听雷》,翻着翻着,下一章文风突变,变成了《美艳总裁老婆的废柴入赘老公在家族聚会上送礼》的小故事,一时没把持住,看了600多章。我心想我阅读速度也不慢啊,咋感觉剧情进展这么慢,扫了一眼目录当场石化,好家伙,这文你都能水成2200章,真是要顶礼膜拜了。抽了自己几个大嘴巴以后,想了想还是总结一下为啥爽文是如此的让人无法自拔。咱今日不谈网络文学的好坏,就来聊聊这个「爽」。
爽感的对比首先要自爆家底,这么多年「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有幸接触了《斗破苍穹》、《武动乾坤》、《全职法师》、《牧龙师》、《七界传说》、《星辰变》、《盘龙》、《诛仙》、《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应该也算是见证过当年网文的盛况,自认为对这一类型文有一定的发言权。
传统文学的爽感体验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缓慢而合理的推进剧情,不断累积读者的情绪和体验,最后在结局中以狂风暴雨般的方式宣泄出来。传统题材的小说也不会特意照顾读者感受,不会去刻意迎合读者口味。而网络爽文使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彻底以读者为中心进行创作。读者爱看什么,作者就写什么,其目的只有一个:让读者看的爽。至此,网络文学凭借直白的叙事,通俗的文字,连绵不绝的爽快阅读体验,终于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小觑的一种类型。
如果我们以阅读的进度作为x轴,将「爽」值作为Y轴,按照个人体验我画一张如下的图表(黄色为爽文,绿色为传统文学)。
画的比较抽象还望理解,既然要探究为什么爽文的爽会呈现出类似波浪线的形态,令人爽的难以自拔,可能得先从爽文的代入感说起。
爽感的地基:代入感所谓代入,即读者以移情的方式,将自身转移到主角身上,从而间接获得主角的世界,以及在剧情推进中获得的各类体验。之所以强调代入感,就好比你隔壁是个富二代,你每天看着人家香车美女的生活必然只会觉得不爽,因为你跟他的生活毫无交集,他的爽你根本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一定要让爽文的爽,爽在读者心上。在网文中,读者可以借助某些联系(例如身份、性别、外貌等)来构建自己与主角的关联,从而获得成为主角的代入感。一本好的网文一定能够带给读者极强的代入感,而代入感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背景,另一个则是主角体验。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设定主角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在地球时空基础上的架空世界,那里存在着读者熟悉的华夏(即中国)、镁国(即美国)等国度,可以很方便的借助读者已经存在的认知帮助熟悉这个架空世界。当然,除此以外常见的手段还有穿越,即带着读者所在时空的知识和思维进入另一个时空,例如从现代穿越到古代,这样就降低了读者对于世界背景的陌生感,可以轻易的融入到小说中的世界,消除了疏离感。
而主角,则是帮助读者实现替代性满足,从而获得代入感。例如主角拥有绝世无敌的美貌,富可敌国的财富,至高无上的权利等等。这些特征恰恰是读者现实世界中渴望拥有的,那么如果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这个主角实现了读者的幻想,读者就可以YY:当我拥有这些后,我会做什么?怎么做?此时代入感已经产生,读者将与主角共享身份与成就。
当主角面临抉择时(当然这种抉择是很容易做出的,读者肯定不希望看爽文还要思考),主角会按照读者的期待做出抉择,从而满足读者在现实中因为各类限制而无法实现的愿望。例如主角遇到忘恩负义的小人,小人虽然通过各种卑劣手段获得了不错的物质条件。但这类小人必定被读者所不齿,惩罚这类小人是众望所归的。主角就带着读者赋予的这种期望,将小人打落谷底再也无法翻身,非常解气。这种与主角「共同决策」的经历,进一步使读者获得代入感。
当然,这个套路几乎无法在任何正统类型的文学作品中见到,相反,其角色塑造更倾向于令读者不爽。以《三体》中被读者称为「圣母biao」的程心这个角色来说,包括我在内的诸多读者,真是恨不得化身「上古大能」一巴掌拍死她,在结局中所有人都死了,唯独这个大圣母没死。是不是颇有一丝「你能拿我怎么办」的无可奈何感。这种「不爽」是无法被网文的受众群体所接受的,读者是来找爽的,不是来找虐的。因为程心这个角色塑造的相当恶心,其行为逻辑也不符合读者期待,缺乏代入感使得读者始终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欣赏作品,这种上帝视角将迫使读者投入更多的心智资源去解读作品背后的寓意,在阅读体验上就会比较累。
总而言之,只有读者把主角当成自己,才能在主角受辱时觉得憋气, 在主角扬威时觉得爽快,而作品中的YY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快感。这种本我的释放感让我想起了精神分析中佛洛依德的「三我」(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在现实生活中受到自我和超我的约束,无法随心所欲的释放。而爽文在虚拟的想象空间中可以令本我得到随心所欲的释放,岂有不爽之理?
爽感的来源:爽点当代入感营造完毕,读者已经成功进入这个虚拟世界中与主角同生共死,此时就需要营造小高潮来给予读者「小爽」了。如果你是资深网文读者,在追更的过程中稍加思考,就能明白为什么作者需要不停的创造「小爽」了。网文的连载更新模式,无法实现传统文学类型中的连贯阅读体验,很难通过长时间的铺垫来营造一个大高潮(毕竟没几个人会等网文完结了再去看),这种类型的爽是网文所无法做到的。那么在这种间断的阅读过程中,必然需要为每一章赋予一个独立的小爽点,否则读者将毫无追更的动力可言。当然,这个小爽点可以参与铺垫大爽点,也可以毫无关联,但结尾必然需要卖个关子,令读者更加期待下一章。这种技巧性的写作手段将读者爽于作者的股掌之间。
爽文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它是一种真正以读者为中心的类型文。那么,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网文的读者最愿意吃的什么套路。在亲自阅读超过10本网文后,我可以大概概括以下四种手段:
先抑后扬「先抑后扬」是我很小的时候就学到的写作技巧,人为的去制造情节起伏,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在网文中,这一技巧在情节上的具体表现为两种:时间尺度上的先抑后扬,和事件上的先抑后扬。
时间尺度上的先抑后扬,其实就是主角从平凡崛起到成为至尊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升级。绝大多数主角都拥有一个不起眼的背景,这既方便了读者代入,也为后续的巅峰之路埋下伏笔。从入坑的那一瞬间,读者的心中就在期待着主角万众瞩目的那一天。当然也有出道即巅峰的,不过这类网文还是逃不掉升级的套路,毕竟这个巅峰只是在某个小范围内才成立的,其用途也是便于塑造人设(霸道总裁、绝世君王)。
而事件上的先抑后扬,则主要体现在「遭遇困境---突破困境」上。例如主角遇到修行道路上的瓶颈期,但经过一番奇遇、努力,最终突破瓶颈成就更高的修为;亦或者主角在崛起道路上遇到更高级势力的镇压,不得已低调发育,强大自身和拥有的势力,最终实现复仇。这样塑造的「起-伏」剧情,在叙事上极富张力,可以轻松的抓住读者的眼睛。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在整体剧情上,借助时间尺度上先抑后扬,塑造大剧情的起伏,为其宏大的世界观背书,并赋予主角成长的终极目标,此乃大爽。在局部剧情上,则通过事件上的先抑后扬,为每一章节赋予看点,此乃小爽。
扮猪吃老虎无论是现实还是网络,我们对于「反转」都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爽文世界中的反转则稍有不同,因为这个反转是「必然」。在代入感的帮助下,读者已经共享了主角的身份、背景、价值观、实力等信息,如若遇到反派贬低主角等剧情,读者已经在心中已经预期了那个反转的结局,俗称打脸。具体表现为,主角参与饭局,饭局上各配角轮番登场吹牛逼,因为主角往往低调而隐忍的特质,配角吹完牛逼顺带踩一脚主角,将主角贬低的一无是处。此时主角最好展现出「我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态度淡然处之,同时配上一个临时登场的角色,例如饭局上突然进入一位身份高于除主角以外所有人的大人物,在其他人诚惶诚恐的跟大人物打招呼的时候,大人物却以极其卑微的姿态面向主角。此时全场寂静,配上配角「我这一辈子完了」、「我有眼无珠得罪了大人物」的内心特写,既维护了主角的人设,又实力打脸了配角。
此类剧情极其常见,以《斗破苍穹》男主萧炎为例,男主在拥有强大实力后必定习惯性藏拙,当反派自信满满的杀来,在动手前必然先口嗨一遍男主(反派死于话多啊),萧炎直到在反派攻击临身前才会还击,配上从容的微笑,显现出其强大的自信,轻而易举的化解反派攻击,此时反派必然处于震惊和惊恐之中,令读者暗爽不已。
此招屡试不爽,堪称网文的杀手锏,尤其是扮猪吃老虎跟先抑后扬一般是相辅相成共同出现的,爽快加倍。但此类剧情不宜过多,毕竟这是公认的水文方法,用的太多容易被读者问候。
开挂如何实现从废柴到大神的蜕变,唯有开挂。
开挂反映在爽文中,我具体总结为天赋异禀和幸运至极两个方面。
天赋异禀:爱迪生曾说过,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分,那么在爽文中,则体现为99%的天赋,和1%的汗水。《七界传说》中的陆云就是如此,以其旷古绝今的天赋练成了从未有人习得的绝世功法,所谓的修炼壁垒在主角身上是不存在的,主角所具备的无以伦比的天赋能够让他轻松突破潜在的限制。无论是玄幻、修仙,还是武侠、都市,其世界观中升级的最重要两个因素就是天赋和资源,许多书中的配角有天赋没资源,或者有资源没天赋,成就始终受限。而主角没有上升空间的限制,只要再想办法给予无限的资源(送宝也得具有合理性),霸主大业指日可待。当然,天赋这种东西能爽的点不多,毕竟属于出厂的自带Buff,想着法子给主角送宝才是正事儿。于是主角就拥有了「幸运至极」这第二个属性。
幸运至极:各类宝物、武功秘籍主角出门就能偶遇,宛如大白菜;每次绝境必有前辈突然出现救下男主,从而绝处逢生等等等等,各类途径保证了主角能够轻松获得稀有资源、逢凶化吉,为其走上人生巅峰铺就坚实基础。常见的途径有刷副本,各类上古遗迹、大能墓穴埋着海量资源,此时作为主角,只需要从容进入副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毕竟是给主角设定的藏宝库,岂容配角分一杯羹?
而使用开挂这一爽点塑造手段,为主角的快速成长、以弱胜强提供了合理解释,毕竟是天选之人嘛。社会心理学里有一个叫做自证预言,即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这一点在爽文男主身上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尽管爽文是让读者代入到主角中,但毕竟我们的理性还在,并不会真的认为我们就是小说男主。因此读者也是抱着男主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期望,当作者不停的迎合读者的自证预言,男主也将最终走上巅峰,预言因此而实现,岂不爽哉。
升级前文提到,先抑后扬中有一个类型是时间尺度上的。升级概念在游戏中被广泛应用,在爽文中则涵义更为广泛,例如实力、势力、财富、权力等。主角在这些能力的提升,极大的满足了读者希望由弱变强的现实心态。主角的每次升级都附带有明显的实力、地位、财富的提升,这种即时的回馈机制很好的迎合了读者劳有所得、付出就有回报的价值观。
遗憾的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回馈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例如高考、考研,你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明显的回报,真可以说是:辛苦好几年,爽了几十秒。
爽感的体现:畅快与成就当作者使用以上手段,在每一章中密集设置爽点,再加以利用一些心理机制,此时读者已经在爽文的世界中不可自拔,唯有催更了。我将爽文中获得的爽感归纳为两点:畅快感和成就感。
畅快感什么情况下的反转最令人拍案叫绝,直呼过瘾?我认为是由不公正转变为公正。
无论是读者还是书中主角,都相信其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公正有序的世界,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人们得其所应得。这被称为:公正世界信念。在中国,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这些爽文中,无一例外的设置了此类情节:男主或其亲友遭遇不公,造成这种不公的主谋无一例外将遭遇各类报应,或家破人亡,或众叛亲离。此类反转证实了读者的公正世界信念,满足了读者对世界公平的期望。
此类情节中,前期最好将反派塑造的十恶不赦,无恶不作,对主角极尽羞辱。相对高明的作者还会给反派增加智谋,进一步加深反转前的凄惨。而主角则在反派压迫下隐忍蓄力,厚积薄发,在道义上就已经得到读者的认同。那么最终还有什么会比大仇得报、手刃仇敌、快意江湖来的更爽呢?这其中暗含的「低调隐忍,猥琐发育」、「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人生哲理,被主角以实际行动印证后进一步让读者产生「这也是我的人生哲理」这一观念。
这就是爽文的畅快感,一种先抑后扬、扮猪吃老虎的爆发式情感宣泄。
成就感大家是否发现,当你新买了一件衣服,在办公室闪亮登场时,你会认为此刻你就是全场的焦点,但是实际情况极有可能是大家根本没注意到你穿了新衣服,这种现象被称为「焦点效应」: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高估别人对自己的注意程度。
爽文里,主角在有力的印证着这个效应。当主角做了一件好事,行正义之事,所有人都会为主角拍手称好;主角一出现,立刻成为全场焦点,成为所有人谈论的中心。这无疑满足了人们成为焦点所在的渴望,也迎合了人们追名逐利的目的,即成为万众瞩目的核心人物,从而享有人上人的特权。
在主角成长的道路上,每付出一分努力,都能获得一份收获(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这个过程中,获得稀世宝物,娶了绝世美人,对极优质资源的占有极大的满足了读者自身的占有欲望,以替代满足的方式实现了读者在现实中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情节中,作者会极力突出宝物的稀有程度,制造的繁杂程度,以此来凸显获得宝物的难度,同样是熟悉的先抑后扬的手法。
总而言之,爽文通过营造极强的代入感,在小剧情上借助先抑后扬、扮猪吃老虎等四大手段塑造爽点,最终赋予读者畅快感和成就感。
我对爽文的看法前几年看到很多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对立的观点,相信绝大数人心中也认同网络文学偏向负面的评价。我个人对网文的评价其实相对中性,可能本身就是读者的缘故,立场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一定要对网络文学下一个评价,我认为它是一种更原始的乐趣,毫无任何贬低的含义。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解释,网文满足了人们对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种高级需要的追求,因为有很多很多的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这些。
虽然借由网文的途径,以虚幻的方式来追逐高级需求,存在着那么一丝自欺欺人的味道。这让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一篇大火文章《YY无罪,做梦有利》,里面那句话至今仍令我大为震撼:
或许很多所谓的批评家对YY往往不屑一顾,可又如何呢?食色,性也,名利,欲也。赚不了钱,难道连YY一下“等咱赚了钱,买两辆宝马, 开一辆撞一辆”的权力都没了? 这年头现实太过沉重,在小说里短暂梦一场、小憩一下,梦醒后再该上班的上班,该卖菜的卖菜去,只要不走火入魔在现实中梦游,又关卿底事?